1、 和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三主四式導讀法”是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長期探索總結出來的語文教學模式。其中“三主”是指、和以訓練為主線。
3、“共鳴”,說明了文學鑒賞的一致性,而“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則說明了文學鑒賞中同時還存在著性。
4、填入下面句子空缺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BR> 高中語文課程應注重語文應用、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
A.表達 交流 B.閱讀寫作
C.審美 探究 D.實踐評價
5、語文課程資源包括哪兩個部分?下面判斷準確的一項是
A.課堂教學資源 課外學習資源 B.語文教材資源語文練習資源
C.教學理論資源 教學實踐資源 D.傳統(tǒng)教學資源現(xiàn)代教學資源
二、選擇題(8分)
6、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 真諦 取締 孝悌 瓜熟蒂落有的放矢
B. 包庇 奴婢 媲美 篳路藍縷剛愎自用
C. 驛站 后裔 臆斷 神采奕奕自怨自艾
D. 嗜好 對峙 吞噬 恃才傲物舐犢情深
7、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抱負 威懾 流芳百世源遠流長
B. 寒暄 署名 曲意逢迎各行其事
C. 偏袒 蒙昧 重蹈覆轍變換莫測
D. 學藉 暴躁 浮想聯(lián)翩山清水秀
8、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準確的一句是
A.我們的肌膚每天受到各種侵害,陽光的輻射、空氣的污染,都會使肌膚變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過給自己的肌膚補充一些營養(yǎng)呢?
B.她獨自一個人在林間小路上走著、想著、感動著,幾乎忘記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瀝瀝飄灑著的是雨還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臉上緩緩流淌著的是水還是淚?
C.“民主”這個外來詞,最初音譯為“德謨克拉西”,《新青年》戲稱為“德先生”,以后又譯為“惟民主義”、“民主主義”,最后“民主”一詞才通行。
D.《新華字典》是我國第一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字典,由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魏建功主持編纂。正因為是“大家編小書”,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書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而不衰。
9、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有的文章主旨比較隱晦,不是用明白曉暢的文字直接揭示出來,而是借用某種修辭手段或表現(xiàn)手法,含蓄地描寫出來。
B.他為家鄉(xiāng)主編的致富信息小報,信息量大,可讀性強。每月印出來后,不到一小時的時間里,數(shù)百份小報就被老鄉(xiāng)們索要一空。
C.在當今商品經(jīng)濟的時代,當詩歌失卻往昔榮耀而逐漸遠離我們的時候,讀到這樣一首清純明凈、催人奮然前行的祖國頌歌,真是難得的精神享受。
D.他做事認真,待人誠摯,在生活和工作中,確實用自己的行動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動和引導著周圍的人們。
三、閱讀下面幾段詩文,回答后面的問題(27分)
(一)
①正像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tài)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直接的物質的生產(chǎn)資料的生產(chǎn),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jīng)濟發(fā)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因此,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②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和它所產(chǎn)生的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特殊的經(jīng)濟規(guī)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fā)現(xiàn),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無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③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fā)現(xiàn),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fā)現(xiàn),也已經(jīng)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shù)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④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yè)、對一般歷史發(fā)展立即產(chǎn)生革命性影響的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jīng)密切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fā)現(xiàn)的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馬塞爾•德普勒的發(fā)現(xiàn)。
⑤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yè),參加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最早的《萊茵報》,巴黎的《前進報》,《德意志—布魯塞爾報》,《新萊茵報》,《紐約每日論壇報》,以及許多富有戰(zhàn)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后,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chuàng)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xié)會,——老實說,協(xié)會的這位創(chuàng)始人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10、文中空缺處應填入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然而 開展 因素 即使 B.所以 進展 要素即使
C.然而 開展 要素 盡管 D.所以 進展 因素盡管
11、對于所選文段來說,第②自然段中的“不僅如此”有何作用?(1分)
12、第①自然段中“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指什么?請你簡要回答。(2分)
13、請你用一句話簡要概括所選文段的內容。(2分)
(二)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4、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2分)
15、翻譯問中劃線的句子。(2分)
16、請你簡要說明齊國和燕、趙兩國滅亡的主要原因。(2分)
(三)
讀下面的詩和短文,完成17—18小題。
紅 梅
蘇 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詩老:指蘇拭的前輩詩人石曼卿。
17、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2分)
A. 詩人使用擬人手法,以紅梅自況,表達了與桃杏—起裝點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紅梅“怕愁貪睡”,不肯隨“春”,故而未能及早開放。
C. 紅梅生機難抑,爛漫開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潔,自成一片春光。
D.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
18、讀下面蘇軾的詩論并回答問題。
林逋《梅花》詩云,“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決非桃李詩。皮日休《白蓮》詩云,“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墜時”,決非紅蓮詩。此乃寫物之功。若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此村學中至陋語也。
請你談談蘇軾贊揚林逋、皮日休的詩作而批評石曼卿《紅梅》詩的理由,并作具體分析。(3分)
(四)
齊桓公出獵,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見一老公而問之曰:“是為何谷?”對曰:“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對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視公之儀狀,非愚人也,何為以公名之?” 對曰:“臣請陳之: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賣之而買駒。少年曰:‘牛不能生馬!斐竹x去。傍鄰聞之,以臣為愚,故名此谷為愚公之谷!被腹唬骸肮\愚矣!夫何為而與之?”桓公遂歸。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過也。使堯在上,咎繇③為理,安有取人之駒者乎?若有見暴如是叟者,又必不與也。公知獄訟之不正,故與之耳。請退而修政!
注:①牸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咎繇:人名,法官。
19、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以臣名之 (2)公誠愚矣
20、管仲“請退而修政”的原因是什么?“修政”的內容是什么? (2分)
(五)
看 樹
高林瑜
①在鄉(xiāng)村學校,十多年了,我總喜歡看樹。在四季的輪回中,樹像這幽靜的村莊,呈現(xiàn)它自己的色彩。面對一棵樹,我所追尋的只是樹與天空構成的一種最純樸的風景,然而這一切給人的感覺,卻像心靈散發(fā)的一陣陣光芒。
②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過一棵樹。那是一個已被水珠打濕的傍晚,我輕輕地撫摸著一棵枝干像盤龍一樣的榕樹,它的龐大的樹身蓋住了一大片莊稼。和煦的風從耳邊掠過,心霎時像一泓明靜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亂的日子在心中漸漸沉靜了下來。這時,風是最美的問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皺的情感撫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縷思緒都變得那么純粹而蔥蘢了。從此,每當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溫柔的綠色。
③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著滿裝學生課本的三輪車,看過樹。陽光火一般燦爛,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樹。它們盡力伸著腰肢,向我展示著一種青春的動感與奔放,碧綠的葉子潤潤地生長著。那樹陰給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涼的傘。于是,我用歌聲開始裝點這長長的山路,用昂揚的心情把不經(jīng)意間掉進心里的那一點點孤獨趕走。這時,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讓那一陣陣清涼去廓清那迷茫的視野。然后再摘幾片大大的葉子,把陽光全裝在心底。
④在秋天的鄉(xiāng)村,我?guī)е鴮W生們,看過樹,我對他們說,秋天的每一棵樹,都負載著一顆成熟的心靈。一棵樹也許滋潤不了萬物,擔它能滋潤自己的每一片葉子,養(yǎng)熟自己的每一個果子。他們臉上蕩滿歡笑,如一個個紅透的果。然后他們一個個把心貼緊樹,緊緊地去擁抱那些樹。這時我突然覺得,對于他們,面對一棵樹,竟是一種最美的完善。
⑤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親趕路,看過樹。那是一排白楊,它們和我們一樣,在朔風中感受一種寒冷。它們是鉆天楊,很高大,但腳下卻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頭頂一片蒼天,在風與雪中挺直著軀干,就像一桿桿堅強的旗幟。我知道,這是一種與脆弱無關的美麗。那一刻,我們只是和樹一樣在凜冽的冰雪中遙望自己的遠方。那是一排掛滿冰霜的樹,然而它們卻至今虔誠地站著,在我記憶的春天。
⑥我喜歡看樹,也愛思索樹。人的一生就像一條長路,許多人走不到向往的盡頭,而樹的一生像一片葉子,竟能把一生幾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將每一片葉子都染成金黃。我不曾想這是為什么,但我明白,樹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風雨,它坦然地以一種堅毅面對一樹同樣的葉子。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哲人的話:“永遠不要哀嘆,像樹葉一樣用一生綠著,最后成熟一個金色的夢!边@是關于一片葉子的名言。我想,這也是關于每一棵樹的名言。很多時候,我在想,不管誰怎么說,我總渴望像樹一樣活著,坦然地正視自己的一生。
21、請你用自己的話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樹時內心受到的影響和啟迪。(2分)
春天看樹:
夏天看樹:
秋天看樹:
冬天看樹:
22、你怎樣理解“我總渴望像樹一樣活著,坦然地正視自己的一生!边@句話在文中的含義?(2分)
23、下列對本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2分)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通過描述樹的特征表達對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方法,其中“樹的一生像一片葉子,竟能把一生幾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擬的方法。
C.“我喜歡看樹,也愛思索樹!痹诮Y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由前面的議論轉到后面的抒情。
D.文中提到樹“能夠滋潤自己的每一片葉子”“直到將每一片葉子都染成金黃”,委婉地傳達出一位鄉(xiāng)村教師對學生深沉的愛。
E.從整體結構上看,這篇文章6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四、默寫填空(5分)
24、①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 。(韓愈《師說》)
②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④ ,海不厭深;周公吐哺,。(曹操《短歌行》)
⑤被譽為“靖節(jié)先生”的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五、(30分)
25、根據(jù)下面要求作文。
請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②可以以“和諧”為題,也可以自擬標題。
③可以編述故事、發(fā)表議論或抒發(fā)感想,但所寫的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