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答案】AC。解析:根據奧蘇貝爾的理論,先行組織者可以分為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
7.【答案】BCD。解析: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有機體行動,并使該行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動力。根據定義,動機應該有激發(fā)、指向、調節(jié)與維持功能。
8.【答案】BCE。解析:題干是諧音聯想法的實際運用。
9.【答案】ABCD。解析:孤僻是性格缺陷。
10.【答案】ABCDE。解析:教學媒體正不斷更新,從簡單的實物、書本、錄音、錄像到多媒體計算機網絡,都是教學媒體。
三、填空題
1.導向功能
2.培根
3.因材施教
4.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5.創(chuàng)新能力
6.基礎型;拓展型
7.認知;元認知
8.語言;個體
9.倒U型
10.知識獲得
四、名詞解釋
1.社區(qū)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為界,學校與社區(qū)具有共同的教育價值觀和參與意識,并且雙向服務,互惠互利。學校服務社區(qū),社區(qū)依賴學校,旨在促進社區(qū)經濟、文化和教育協(xié)調發(fā)展的一種組織體制。其實質是教育的社會化與社會的教育化的統(tǒng)一。
2.陶冶教育法:是教師利用環(huán)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3.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4.社會知覺:是指個人在社會環(huán)境中對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行為動機和意向作出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5.精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
教育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處于基礎地位,因此,要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實施科教興國的戰(zhàn)略奠定堅實的人才和知識基礎。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2.【答案要點】
教師的勞動是一種特殊的腦力勞動,其特點有以下幾點: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
教師勞動是復雜的腦力勞動,這種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二是勞動對象的差異性。
(2)教師勞動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自身素質、改進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勞動時間的延續(xù)性和勞動空間的廣延性
(4)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教師勞動的示范性是指教師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教師的人品、才能、治學態(tài)度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5)勞動成果的精神性
教師勞動的成果是學生個體的發(fā)展,是知識的增長、技能的提高、品德的完善,總之是精神性的成果。
3.【答案要點】
(1)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在班級群體中由于和老師、同學的接觸和交往,學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體驗到了人際交往的原則,學會了人際交往的技巧。
(2)對學生自我概念的影響。人的自我概念的獲得是通過與他人進行比較和將他人的看法內化兩種方式實現的,學生在班級中通過此途徑實現自我概念的發(fā)展。
(3)對學生學習的影響。班級氣氛和諧,具有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格,反之則不能。
4.【答案要點】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的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在于:在經典性條件反射中,行為的后果對行為的學習不起作用,因為刺激帶來了所希望的反應,刺激本身就是強化。而操作性條件反射盡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論,但也不同于桑代克對學習的解釋,桑代克認為獎勵能加強存在于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而斯金納則認為,反應加強的不是S—R聯結而是相同行為再發(fā)生的頻率。
5.【答案要點】
(1)教師要注意喚起學生的隨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為此要做到明確本堂課教學的目的任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正確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
(2)正確運用無意注意規(guī)律組織教學,教學環(huán)境的布置應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學方法豐富多樣,有吸引力,防止單調死板。
(3)引導學生交替使用幾種注意。
六、論述題
1.【答案要點】
小學德育過程就是促進兒童知、情、意、行互動發(fā)展的過程,其基本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知、情、意、行是構成兒童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
①知。知是指兒童對一定社會政治意識、思想觀點、道德關系及其理論、規(guī)范的理解和看法,它是兒童形成和發(fā)展自身品德的認識基礎。所以德育過程常常從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開始,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以基本的政治觀點、思想態(tài)度等。
②情。情是指人們對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tài)度。情感的形成是兒童的認識不斷深化的結果,在小學德育過程中,應當重視培養(yǎng)兒童的情感,要善于激發(fā)他們對國家、民族、人民以及良好道德行為的敬佩、愛慕之情,進一步體會到正確的政治觀點、思想意識、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價值和需要,進而發(fā)展其深厚的情感。
③意。意志是指人們?yōu)榱诉_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自覺能動性。在德育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使他們有頑強的毅力。
④行。行為是指人們在一定思想觀點與相應支配下采取的外在行動。在小學德育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行為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言行一致,嚴格遵守學生守則、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社會道德規(guī)范,以形成良好的習慣與作風。
(2)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推動思想品德的發(fā)展,德育要注意發(fā)揮四者的整體功能德育過程就是知、情、意、行諸因素得到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的過程,德育要注意發(fā)揮四者的整體功能。在實際工作中這四者密不可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推動思想品德的發(fā)展,這往往是同時進行的,具有統(tǒng)一性。知、情、意、行諸要素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向高級從舊質到新質的矛盾運動,構成了思想品德形成的全過程。德育過程就是要促進這一過程的實現,其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
(3)德育過程的多端性。
一般來說,德育過程是沿著知、情、意、行的順序形成和發(fā)展的。但是,知、情、意、行在發(fā)展方向和水平上常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要根據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兒童的思想實際和年齡特征,或從訓練行為開始,或從陶冶情感開始,或從鍛煉意志開始,最終達到兒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傊,德育過程可以從培養(yǎng)知、情、意行任何一方面開始,這就是德育過程的多端性。
2.【答案要點】
學習遷移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發(fā)生的,它會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
(1)相似性。不同的學習對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學習遷移發(fā)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2)原有認知結構:原有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遷移形式,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征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程度。
(3)學習的心向與定勢: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思維定勢和學習方法定勢會影響到遷移的性質、程度。根據定勢對前一影響的雙重性,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預見到定勢的消極影響。
教師如能將遷移理論應用到教學實際中,那么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地影響。具體如下:(1)改革教材內容,促進遷移;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促進遷移;其標準就是使教材達到結構化、一體化、網絡化;
(3)改進教材呈現方式,促進遷移:①從一般到個別,漸進分化;②綜合貫通,促進知識的橫向聯系;③教材組織系列化,確保從已知到未知;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七、案例分析
【答案要點】
(1)①課堂里沒有秩序、沒有紀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紀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②過分地強調安靜并不科學;③讓學生喜歡學習、學習得更好(讓學生健康地發(fā)展/讓學生積極地思考/……)比讓學生安靜要更重要。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2)葉圣陶先生一語道破了教師主導的教師觀。落實主導性的教師觀,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做到如下四個方面:①啟迪學生做人;②引導學生會學習;③激勵學生會思考;④引導學生能實踐。
(3)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突出學生主體性要提倡學生全體發(fā)展、自主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