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法多樣化是本單元教材最顯著的特點。
。1) 學習算法通常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聽教師講解、看教師示范,接受算法;另一種是經(jīng)過獨立思考、個體探索,創(chuàng)造算法。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采用第一種教學方式,把成人認為最好的算法教給學生。這樣的教學“精講多練”,使學生具有很強的計算技能。但是對學生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是明顯不足的。新課程提倡后一種教學方式,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發(fā),鼓勵他們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構建新的算法。由于生活背景、思考角度和利用的資源不盡相同,學生的算法必定是多樣的。算法多樣化是學生群體積極主動地思維,個性充分發(fā)展的表現(xiàn)。絕不是把多種算法一一教給學生,更不是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同一道題。
。2) 新的計算教學可以是這樣的過程:
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產(chǎn)生計算愿望,主動搜索并提取相關的知識與經(jīng)驗。教師用現(xiàn)實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計算熱情,激活已有經(jīng)驗。幫助學生收集操作材料。學生把有關的知識、方法、經(jīng)驗按某種策略有序地組織起來,算出結果。教師保障學生操作學具、獨立思考所需要的時間。幫助解決操作和思考中的困難。學生間交流各自的算法和思考,在相互評價中確認或修正自己的算法。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算法,呈現(xiàn)算法多樣化。引導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借鑒。學生選擇適宜自己的方法進行同類題的計算。教師允許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選擇時期引導部分學生改變或提升原來的算法。
。3) 客觀地說,學生的各種算法之間是有差距的,甚至個別算法是不符合教學要求的。因此,在提倡算法多樣,允許學生選擇算法的同時,要引導他們優(yōu)化算法,提高思維水平和計算能力。優(yōu)化算法不應是教師否定學生原來的算法,告訴他們怎樣想、怎樣算。如果這樣優(yōu)化,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機械接受學習,甚至挫傷學習積極性。優(yōu)化算法的主體是學生,首先要感覺自己的算法存在不足,如過程麻煩、速度不快等,產(chǎn)生優(yōu)化算法的內(nèi)在需要。然后借鑒、吸收他人算法中的先進成分,改造自己的算法。教師的作用體現(xiàn)在促成內(nèi)在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同伴的算法,鼓勵學生改進自己的方法。
2.通過9加幾的教學,使學生基本學會“湊10”的思路與方法。
第86~89頁教學9加幾,一共八道題。例題和“試一試”各教學一道,其他題都在“想想做做”第1~3題里教學。八道題的計算思路是相同的,教學方法是有變化的。
。1) 例題著力把學生引上“湊10”思路。先在現(xiàn)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凸顯認知矛盾,再讓學生探索得出一共多少個桃的方法,然后形成9+4的計算思路。
、佟W生能在圖中很快看到13個桃,但是,他們不會注意得出13個桃的方法,這是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教學例題的目的不是得數(shù),是算法。因此,組織學生交流前,要安排他們想一想,13個桃是怎么知道的,理清楚自己“數(shù)”或“移”的過程。還可以與同桌相互說說,為全班交流作準備。
、凇 翱梢赃@樣算”不是教給學生一種新的算法,是引導他們對各種方法進行數(shù)學化思考。
“湊10”是計算進位加的策略,是各種方法的共性。把盒子外面的1個桃移到盒子里面是“湊10”;一個一個地數(shù),也要先數(shù)滿10個,再接著往下數(shù)。找出各種方法中“湊10”的共同點,能突出“湊10”策略,有利于學生數(shù)學地思考。
怎樣“湊10”是技巧,要讓學生理解把4分成1和3的原因,才可能把這樣的思路遷移到其他9加幾的計算中去。
。2) 讓學生應用例題的方法計算9加幾的其他題,逐步提高“湊10”的水平。
① “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2題,都先圈出10個(或看出10個),再用“湊10”的方法算。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思考,積累“湊10”經(jīng)驗。學生往往在圈10個的時候就看到了得數(shù),不再經(jīng)歷計算過程。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要求他們填算式下面的方框,體會“湊10”的算法。這種形式在初學進位加法的時候有組織思路的作用,要注意學生填數(shù)的次序,絕不能顛倒和混亂。
、凇 跋胂胱鲎觥钡3題讓學生借助題組體會,計算9加幾的過程可以看作連加的過程,“9+1”是連加的第一步。從而對“湊10”有更清楚的體驗,計算思路超越填方框那樣的模型,顯得有條理和比較順暢。
、邸≌砭诺9加幾的算式,先計算9+1,再依次計算9+2、9+3……9+9,學生能有許多體會。如9加幾的進位加都可以通過9+1+計算。又如,加號前面的數(shù)都是9,加號后面的數(shù)大1,得數(shù)也大1。這些體會能使計算思路簡捷、靈活。
3.教學8加幾和7加幾,進一步掌握“湊10”法,并鼓勵學生應用其他經(jīng)驗計算。
8加幾和7加幾的題共13道,分別在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4題里陸續(xù)教學。
。1) 例題先擺小棒再計算,把9加幾的“湊10”策略遷移過來。由于兩個加數(shù)分別是8和7,有些學生會把8“湊10”,也有學生會把7“湊10”。在交流中出現(xiàn)兩種“湊10”的方法,既教學了8加幾,也教學了7加幾,而且提升了“湊10”的水平。
先用小棒擺一擺,是為了體驗“湊10”的活動與過程。如果看圖畫里的喇叭,可以知道一共15把,但不容易獲得進位加的體驗;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8+7的抽象計算,思考難度又過大了一點。先擺小棒,能把9加幾的進位經(jīng)驗遷移過來,為獲得8加幾(或7加幾)的計算思路搭建平臺。
教材突出“怎樣想的”,讓學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數(shù),整理計算思路,然后交流。要讓學生看清楚,8和2湊成10,應把7拆成“2”和5;7和3湊成10,應把8拆成5和“3”。
(2) “試一試”里有兩個教學內(nèi)容,一是鞏固“湊10”法,體會“湊10”的技巧是靈活、多樣的。二是引導學生從9+7=16得出7+9=16。
從相關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種計算策略,它的特點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教材安排有三點理由: 第一,推理過程簡單,速度快,學生喜歡。第二,9加幾是進位加法第一段教學內(nèi)容,學生已經(jīng)掌握,是可利用的資源。第三,按9+7與7+9這樣的關系,36道進位加法可以編成20組,其中16組各2道,還有4組各1道,編組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
在10以內(nèi)加法“一圖兩式”中,學生已有“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相同”的感性經(jīng)驗。那時,兩道算式是并列關系,都是根據(jù)圖意寫的,F(xiàn)在要把兩道算式變成因果關系,才能組織起推理過程。這是教學中要注意的一點!跋胂胱鲎觥钡4題是為學生體會因果聯(lián)系,進行演繹推理而設計的。
4.教學6、5、4、3、2加幾,鼓勵學生選用適宜自己的算法。
進位的6、5、4、3、2加幾一共15道題,從下表可以理解教材的編排。
教學內(nèi)容:
。叮梗叮福叮
。担梗担福担
。矗梗矗福矗
3+93+8
。玻梗
。叮叮担
。叮
已有基礎:學生能口算9加幾和8、7加幾;前面沒有接觸
教材安排:
“試一試”略加引導,“想想做做”中掌握;在例題和“試一試”里教學
。1) 例題教學要以“湊10”法為主,因為6+5和5+6都是這一段里的新知識。至于怎樣“湊10”,喜歡怎樣就怎樣算。
。2) “試一試”里的6+6,可以“湊10”算,也可以從6+5、5+6、5+5這些加法推出。4+9和5+8的算法應由學生自主選擇。如果“湊10”,要讓他們體會“拆小數(shù)、湊大數(shù)”稍方便些。如果選擇9+4、8+5推理,要鼓勵并使更多的學生應用這種思路,但不要強求全體學生都這樣想。
。3) “想想做做”第1題通過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進一步體會調換加號前后兩個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是相同的。第2題繼續(xù)引導從大數(shù)加小數(shù)推理相應的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得數(shù),使教學的進位加法題能算得又對又快。
5.結合計算教學,解決實際問題。
本單元繼續(xù)教學求總數(shù)的加法問題,通過下面五點提高學生的能力。
。1) 整理條件。第89頁第7題先說一說在圖中看到的信息,再填一填,體會要有條理地一個一個講清楚信息。在解答第93頁第7、8等題時,應堅持進行說條件和問題的練習。
。2) 用表格呈現(xiàn)實際問題。第93頁第9題的表格里有三個問題,首先要指導學生看懂表格里的各個數(shù)據(jù),完整地說出每個問題的條件與問題。解答以后,還要比一比三個問題的計算方法,明白求“一共有多少”都是把大班有的和小班有的合起來,初步體會數(shù)量關系。
。3) 根據(jù)問題選條件,根據(jù)條件選問題。第96頁第4題,三幅圖表示三個條件,每解決一個問題只使用其中兩個條件。第99頁第9題里也有三個條件,每選兩個條件都能提出一個加法問題。這些練習能讓學生體會條件與問題是相關的。
。4) 改變問題的陳述。第98頁第7題的問題是“現(xiàn)在有多少個?”第99頁第11題的問題是“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蠟筆?最多有多少枝?”這些問題仍然是加法問題,表達中沒有“一共”這個詞,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5) 用“同樣多”間接地表達條件。第99頁第8題,一班花壇里花的朵數(shù)在圖中數(shù)得,二班的朵數(shù)不直接說出來,也無法在圖中數(shù),用“同樣多”隱蔽地表達。略微增加思考的難度,使實際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